清除场地内的垃圾,按上述方式进行基础检测并做好记录, 清扫积水,晾干后,用吹风机将场地内的尘土吹净;把配料、搅拌场 地清理好,保持配料场地胶周围的干净。 2 用钢丝刷将场地内的泥点、白灰点刷净; 3用锤子、钎子将刷不掉的白灰、水泥及凸起部分处理掉,然后吹扫整个场地 4取少量胶液,按比例配置好后,进行实地小试。实验完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下一道工序。 5 基础封底,把积水部分用料找平,密实度不合格的地方用胶 6将刮杠加上标尺,将配置好的胶液倾倒于基础上,用刮杠刮平,各杠相接处用人工抹平,各处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; 7待基层铺完硬化后,放水找积水点,把积水处按上述工艺处理找平,至底胶无积水。待底胶完全硬化后,用打磨机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,以平的要求,并增强了面层的粘接力; 8根据图纸及设计要求,在场地内标出各种线位;基础局部特殊地方的处 1基础局部出现裂缝的地方,在基础封底前要进行处理, 方法是,将基础松动的沥青块清理、铲除掉,并将缝里 的垃圾清理干净,而后用胶浆灌封。 2伸缩缝的处理,现场把伸缩缝内清理干净,用黑颗粒加胶水灌制缝内。 施工要求: 接缝:接缝平整美观。修边人员随时检查厚度、平整度 配料:严格执行公司技术部下达的工艺配方,配比准确无误 摊铺:摊铺前应检查好地基是否平整,并做相应措施,按施工顺 序精心铺设,保证厚度。 修边:接边部位由指定技术人员修边。在接硬边时,应根据坡度 调整,在接软硬边时,应对硬边清理打磨,以保证粘接的牢固性。 基层表面处理 a 、水分的排除 混凝土含水率应小于 5% ,否则应排除水分后方可进行涂装。排除 水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: 通风: 加强空气循环,加速空气流动,带走水分,促进混凝土中 水分进一步挥发。 加热: 提高水泥混凝土和其周围空气的温度,加快水泥混凝土中 水迁移到表层的速率, 使其迅速蒸发。 宜采用强制空气加热和辐射加 热。 b 、对于 PH 值大于 8 的返碱地面,用酸洗法处理: 酸洗法(适用于油污较多的地面) : 用质量分数为 10~15% 的盐酸 清洗水泥混凝土表面,待反应完全后,再用清水冲洗,并配合毛刷刷 洗,此法可清除泥浆层并得到较细的粗糙度。 c 、对于平整度较差或地基表面过于光滑大面积场地采用机械方 法: 用喷砂或电磨机清除表面突出物,松动颗粒,破坏毛细孔,增加 附着面积,以吸尘器吸除砂粒、杂质、灰尘。对于有较多凹陷、坑洞 地面,应用塑胶与细胶粒配置成胶浆或腻子填平修补。 经处理后的混凝土基层性能应符合以下指标 检查 湿 强 平整 PH 值 表面状 合格指标>24.0MP ≤2mm/M 10 无砂无裂无油无(3) 、底胶铺设 基本条件要求 、施工温度:地表温度应该在15—45 度范围内。 、混凝土湿度(地表湿度) : 5% 以下或按塑料薄膜法测定, 薄膜下不出现水珠或混凝土表面变黑。 、施工时间:选择晴朗、无雾、相对湿度比较小的天气。 施工步骤 、按要求检验地基、处理地基并处理好伸缩逢。 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中的塑胶使用配比,配置少量的 塑胶,进行摊铺试验,以确定施工方案和检验地基的处理情况。 、测量温度、湿度等参数并做 、画好施工线作好每一天的施工计 、调配塑胶:根据要求按甲乙组分以及定量橡胶颗粒组分按 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,加入催化剂继续搅拌均匀。 、调整刮平设备的标尺,按要求刮平施工。 施工工具 1 、搅拌机一台 2 、打磨机一台 3 、刮杠一组 4 、若干施工小工具 检验处 、用扎锥和塞尺测量底胶厚度。 米直尺或大杠尺检验底胶的平整度, 对于高出部分必须按 要求打磨 、面层铺设 施工步骤 、按要求检验底胶、处理底胶。 、配置少量的塑胶,进行摊铺试验,以确定施工方案和检验地基 的处理情况。 、测量温度、湿度等参数并做好记录。 、画好施工线作好每一天的施工计划。 、调配塑胶:根据要求按甲组分乙组分混合搅拌均匀后,加 入催化剂继续搅拌均匀。 (5) 、划线 施工步骤 、按设计要求进行测量。 、用墨斗、尺子等工具打好欲划线 、用密封胶带纸在轮廓线周围粘贴严实 、用刷子进行刷线工作。 、对线的外观进行仔细的修正。 四 紧急情况的处理: 1 如果塑胶场地铺装过程中突然发生下雨紧急情况,则立即停止配 料,用预先准备好的塑料薄膜盖好电机、搅拌器以及物料桶等,如搅 拌器中有已经搅拌好的胶浆 如果铺装施工过程中出现刮大风紧急情况,立即停止配料、摊铺 工序 
|